“炭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0AD
【GBK编码】CCBF
【笔画数】9
【笔顺】252134334
【汉语拼音】tàn
【拼音编码】 tan4
【五笔编码】 mdo mdou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LLGU
【注音符号】ㄊㄢˋ
【广东话】taan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炭 tàn
<释义1>把木材和空气隔绝,加高热烧成的一种黑色燃料:木~。~素。~笔。~画。
<释义2>像炭的东西:山楂~。
<释义3>煤:石~。焦~。泥~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炭1 [tàn ㄊㄢˋ]
[《廣韻》他旦切,去翰,透。]
1.木炭。由木材烧成的黑色燃料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季秋之月﹞草木黄落,乃伐薪爲炭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至理》:“柞楢,速朽者也,而燔之爲炭,則可億載而不敗焉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卖炭翁》诗:“賣炭得錢何所營?身上衣裳口中食。”2.灰。《周礼·秋官·赤犮氏》:“掌除牆屋,以蜃炭攻之。” 贾公彦 疏:“蜃炭者,謂蜃灰是也。”3.炭火。比喻灾祸。《书·仲虺之诰》:“ 有夏 昬德,民墜塗炭。” 孔 传:“民之危險,若陷泥墜火,無救之者。”《新唐书·窦建德传》:“不知委心請命,無爲塗炭生民也!”4.方言。石炭。即煤炭。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:“﹝ 少君 ﹞爲其主入山作炭,暮卧岸下百餘人,岸崩,盡壓殺卧者, 少君 獨得脱。”5.化学名词。指二氧化碳。 梁启超 《变法通议》:“呼炭吸養,刻刻相續。”6.姓。 汉 代有 炭遮 。见《汉书·西域传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