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熸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1B8
【GBK编码】9FE6
【笔画数】16
【笔顺】4334153515352511
【汉语拼音】jiān
【拼音编码】 jian1
【五笔编码】 oaq oaqj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UORK
【注音符号】ㄐㄧㄢˉ
【广东话】zim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熸 jiān
<释义1>熄灭:“母独从容以絮被濡水,往覆然处,火立~。”
<释义2>溃败:“子瑕卒,楚师~。”
<释义3>烧毁;灭亡:如“始皇焚书,故~焉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熸1 [jiān ㄐㄧㄢ]
[《廣韻》子廉切,平鹽,精。]
1.熄灭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三年》:“ 楚 師熸” 晋 杜预 注:“ 吴 楚 之間謂火滅爲熸。” 元 阿鲁图 《进〈金史〉表》:“太陽出而爝火熸,正音作而衆樂廢。”2.消遁;消失。《左传·定公十年》:“ 衛侯 伐 邯鄲午 於 寒氏 ,城其西北而守之,宵熸。” 杜预 注:“ 午 衆宵散。” 汉 刘向 《说苑·权谋》:“吾卜戰而龜熸。” 北周 卫元嵩 《元包经·仲阳》:“陰氣積,陽明熸。” 苏源明 传:“陽明熸,日入地下也。” 林纾 《〈慎宜轩文集〉序》:“不三十年間,諸子光燄皆熸。”3.战败;覆没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 晉 人從之, 楚 師大敗,王夷師熸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言軍師之敗若火滅然。”《宋书·张兴世等传论》:“蓋乃 趙 壁拔幟之機, 官渡 熸師之日,至於 鵲浦 投戈,實 興世 用奇之力也。” 章炳麟 《东夷诗》:“窮兵事北狄,三載熸其師。”4.失陷。 姚锡光 《东方兵事纪略》:“ 山東 之 威海 亦熸於 倭 。” 陈彦彬 《论收回利权之宜有根本解决》:“及甲午之役, 台灣 熸, 遼東 陷,而我國實力顯然暴露。”5.终尽。 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六:“亦小夷氣數未熸,天姑少延之歟?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