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熹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1B9
【GBK编码】ECE4
【笔画数】16
【笔顺】1212514312514444
【汉语拼音】xī
【拼音编码】 xi1
【五笔编码】 fkuo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BJJU
【注音符号】ㄒㄧˉ
【广东话】hei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熹 xī
<释义1>光明:~微(日光微明)。星~。
<释义2>炙,炽热:“东暾淡未~,北吹寒更寂”。
<释义3>古人名用字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熹1 [xī ㄒㄧ]
[《廣韻》許其切,平之,曉。]
亦作“ 暿2 ”。亦作“ 熺1 ”。
1.烤炙。《说文·火部》:“熹,炙也。” 段玉裁 注:“炙者,抗火炙肉也。此熹之本義。” 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勾践归国外传》:“水静則無漚瀴之怒,火消則無熹毛之熱。” 汉 王粲 《大暑赋》:“熹潤土之溽暑,扇温風而至興。”2.炽,盛燃。 唐 萧颖士 《有竹》诗:“冬之宵,霰雪斯瀌;我有金爐,熺其以歊。” 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十四:“若皆不動,則謀地池,通隧蓄乾,潛焰勿熺。”3.引申为兴起;盛行。 清 王夫之 《张子正蒙注·序论》:“貞邪相競而互爲畸勝,是以不百年而 陸子静 之異説興,又二百年而 王伯安 之邪説熺。”4.明亮。《管子·侈靡》:“古之祭,有時而星,有時而星熺,有時而熰,有時而胊。” 尹知章 注:“熺,星之明·或有祭明星者。” 宋 杨万里 《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》诗之四:“東暾澹未熹,北吹寒更寂。”5.照耀;辉映。 汉 傅毅 《舞赋》:“朱火曄其延起兮,燿華屋而熺洞房。”6.发出、放射(光焰)。 汉 刘桢 《赠五官中郎将诗》之一:“衆賓會廣座,明鐙熺炎光。” 唐 韩愈 《南山》诗:“或如火熺焰,或若氣饙餾。” 明 刘基 《赠杜安道》诗:“火龍熺燄絳天衢,燧象豗煙煎地府。”7.融和。参见“ 熹合 ”。8.通“ 嬉 ”。戏耍。《隶释·汉成阳灵台碑》:“上立黄屋, 堯 所奉祠;下營以水,神龍所熹。”9.通“ 喜 ”。欣喜。 宋 洪适 《隶续·汉公乘校官掾王幽题名》附文:“ 漢 人作隸好假借,或是借憙作喜、作熹。” 周作人 《〈蜕龛印存〉序》:“予於 杜君 未相見,唯讀其書,竊熹抱守遺闕,不以世論失其故常,有同志者,因序之云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