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狙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2D9
【GBK编码】BED1
【笔画数】8
【笔顺】35325111
【汉语拼音】jū
【拼音编码】 ju1
【五笔编码】 qteg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QMLC
【注音符号】ㄐㄩˉ
【广东话】zeoi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狙 jū
<释义1>古书上说的一种猴子。
<释义2>窥伺:~伺(暗中窥伺)。~剌(伺人不备,突然行刺)。~诈(诡诈)。~击(伺人不备,突然袭击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狙1 [jū ㄐㄩ]
[《廣韻》七余切,平魚,清。]
1.猕猴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狙公賦芧,曰:‘朝三而暮四。’衆狙皆怒。曰:‘然則朝四而暮三。’衆狙皆悦。” 宋 王安石 《秃山》诗:“一狙山上鳴,一狙從之游。”2.狡诈。 清 唐甄 《潜书·尊孟》:“化狙爲良,柔雄爲雌,而後天下可定。”参见“ 狙喜 ”。3.伺察。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:“從狙而好小察,事無常而法令申。” 尹知章 注:“狙,伺也。”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 良 與客狙擊 秦皇帝 博浪沙 中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 應劭 云:‘狙,伺也。’一曰伏伺也……謂狙之伺物,必伏而候之,故今云‘狙候’是也。” 唐 杜甫 《哀王孙》诗:“ 花門 剺面請雪耻,慎勿出口他人狙。” 清 陈康祺 《燕下乡脞录》卷十:“鄰之富人爲子弟延經義師,先生乘夜狙其軒外聽講論。”4.引申为觊觎。 明 李东阳 《赵节妇传》:“姑季子狙節婦之財。”5.通“ 虘 ”。惊去之貌。参见“ 狙獷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