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狚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2DA
【GBK编码】A0FD
【笔画数】8
【笔顺】35325111
【汉语拼音】dàn
【拼音编码】 dan4
【五笔编码】 qtjg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QMKA
【注音符号】ㄉㄢˋ
【广东话】daan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狚 dàn
<释义1>古同“旦”,戏曲里扮演妇女的角色。
<释义2>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狚1 [dàn ㄉㄢˋ]
[《廣韻》得按切,去翰,端。]
[《廣韻》多旱切,上旱,端。]
[《廣韻》當割切,入曷,端。]
1.动物名。状似狼。 三国 魏 阮籍 《猕猴赋》:“若夫熊狚之遊臨 江 兮,見厥功以乗危。”参见“ 獦狚 ”。2.戏曲行当名。 元 代以后戏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。今多作“旦”。 明 朱权 《太和正音谱·词林须知》:“雜劇院本,皆有正末、副末、狚、孤、靚、鴇、猱、捷譏、引戲九色之名……狚,當場之妓曰狚。”3.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