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逷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9037
【GBK编码】DF50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25113533454
【汉语拼音】tì
【拼音编码】 ti4
【五笔编码】 jqrp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WKRO
【注音符号】ㄊㄧˋ
【广东话】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逷 tì
<释义1>同“逖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逷1 [tì ㄊㄧˋ]
同“ 逖1 ”。
1.远。《诗·大雅·抑》:“用戒戎作,用逷蠻方。” 毛 传:“逷,遠也。”《後汉书·西域传赞》:“逷矣 西胡 ,天之外區。” 李贤 注:“逷,遠也。音它狄反。《尚書》曰:‘逷矣西土之人。’”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上留田行》:“悠哉逷矣征夫,上留田。” 章炳麟 《訄书前录·客帝匡谬》:“不然,則一飯之頃,已涣然離逷矣。”2.用同“ 愓 ”。警惕。 清 查慎行 《拟玉泉山大阅二十韵》:“用逷昭無外,周防戒不虞。”参见“ 逷逷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