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笳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B33
【GBK编码】F3D5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31431453251
【汉语拼音】jiā
【拼音编码】 jia1
【五笔编码】 tlk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MYJ
【注音符号】ㄐㄧㄚˉ
【广东话】gaa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笳 jiā
<释义1>〔胡~〕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,类似笛子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笳1 [jiā ㄐㄧㄚ]
[《廣韻》古牙切,平麻,見。]
古管乐器。即胡笳。 汉 时流行于塞北和 西域 一带。传说为 春秋 时 李伯阳 避乱 西戎 时所造, 汉 张骞 从 西域 传入,其音悲凉。后形制递变,名称亦各异。 魏 晋 以后以笳、笛为军乐,入卤簿。 三国 魏 杜挚 《笳赋》:“羈旅之士,感時用情,乃命狄人,操笳揚清。”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从游京口北固应诏》诗:“鳴笳發春渚,税鑾登山椒。” 唐 李白 《江夏赠韦南陵冰》诗:“山水何曾稱人意?不然鳴笳按鼓戯滄流,呼取 江 南女兒歌棹謳。” 清 孙枝蔚 《乱後过瓜洲》诗:“日落笳初動,城空鳥自還。”参见“ 胡笳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