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筑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B51
【GBK编码】D6FE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314314121354
【汉语拼音】zhù,zhú
【拼音编码】 zhu4 zhu2
【五笔编码】 tam tamy
【繁体字】築
【郑码】MBQD
【注音符号】ㄓㄨˋ,ㄓㄨˊ
【广东话】zuk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筑 zhù
<释义1>捣土的杵:“项王伐齐,身负板~,以为士卒先”。
<释义2>建造,修盖:修~。建~。构~。
<释义3>居室:“畏人成小~,褊性合幽栖”。
<释义4>古代弦乐器,形似琴,有十三弦。演奏时,左手按弦的一端,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筑 zhú
<释义1>中国贵州省贵阳市的别称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筑1 [zhú ㄓㄨˊ]
[《廣韻》張六切,入屋,知。]
1.古弦乐器名。有五弦、十三弦、二十一弦三种说法。其形似筝,颈细而肩圆,弦下设柱。演奏时,左手按弦的一端,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。 战国 时已有流行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 臨淄 甚富而實,其民無不吹竽、鼓瑟、擊筑、彈琴、鬥雞、走犬、六博、蹹踘者。”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 高漸離 擊筑, 荆軻 和而歌於市中。”按《说文·竹部》:“筑,以竹曲、五弦之樂也。” 段玉裁 注:“《吴都賦》 李 注作似筝,五弦之樂也。 高 注《淮南》曰,筑曲二十一弦。《樂書》云十三弦。筑弦數未審。”2.拾。《书·金縢》“凡大木所偃,盡起而築之” 唐 陆德明 释文:“築,本亦作筑…… 馬 云:‘筑,拾也。’”3. 贵州省 贵阳市 的简称。 明 代称为 贵筑司 、 贵筑乡 , 清 代改为 贵筑县 。后因省称 筑 。
筑2 [zhù ㄓㄨˋ]
“ 築1 ”的简化字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