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簫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C2B
【GBK编码】BA8D
【笔画数】19
【笔顺】3143145112321155212
【汉语拼音】xiāo
【拼音编码】 xiao1
【五笔编码】 tvhh tvij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MXND
【注音符号】ㄒㄧㄠˉ
【广东话】siu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簫 xiāo
<释义1>见“箫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簫1 [xiāo ㄒㄧㄠ]
[《廣韻》蘇彫切,平蕭,心。]
“ 箫1 ”的繁体字。
1.一种竹制管乐器。古代的箫用许多竹管编成,有底;后代的箫只用一根竹管做成,不封底,直吹。也叫洞箫。 唐 韩愈 《梁国惠康公主挽歌》之二:“ 秦 地吹簫女, 湘 波鼓瑟妃。”《旧唐书·音乐志二》:“ 漢 世有洞簫,又有管,長尺圍寸而併漆之。”2.弓的末端。《仪礼·乡射礼》:“右執簫,南揚弓,命去侯。” 郑玄 注:“簫,弓末也。”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凡遺人弓者……右手執簫,左手承弣。” 郑玄 注:“簫弭頭也。”
簫2 [xiǎo ㄒㄧㄠˇ]
[《字彙補》先了切]
通“ 篠1 ”。“ 箫2 ”的繁体字。
小竹。《文选·马融〈长笛赋〉》:“林簫蔓荆,森槮柞樸。” 李善 注:“《説文》曰:篠,小竹也。簫與篠通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