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紲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D32
【GBK编码】BC9C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55444412215
【汉语拼音】xiè
【拼音编码】 xie4
【五笔编码】 xann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ZEZ
【注音符号】ㄒㄧㄝˋ
【广东话】sit3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紲 xiè
<释义1>见“绁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紲1 [xiè ㄒㄧㄝˋ]
[《廣韻》私列切,入薛,心。]
亦作“ 絏1 ”。亦作“ 緤1 ”。“ 绁1 ”的繁体字。
1.牵牲畜的绳子;绳索。《礼记·少仪》:“犬則執緤。”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臣負羈絏,從君巡於天下。” 杜预 注:“絏,馬繮。”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從者爲羈紲之僕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董袭传》:“ 祖 横兩蒙衝挾守 沔口 ,以栟閭大紲繫石爲矴。”2.缚罪人的绳索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雖在縲絏之中,非其罪也。”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“縲絏”作“累紲”。 元 陈基 《乌夜啼引》:“寃獄平反解縲絏,死地得生誣得雪。”3.拴;缚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朝吾將濟於 白水 兮,登 閬風 而緤馬。” 汉 张衡 《东京赋》:“掃 項 軍於 垓下 ,紲 子嬰 於 軹 塗。”4.即竹製的弓檠。弓卸去弦後縛在弓裡以防損傷的用具。
紲2 [yì ㄧˋ]
通“ 跇1 ”。“ 绁2 ”的繁体字。
超越。《汉书·扬雄传上》:“亶觀夫票禽之紲隃,犀兕之抵觸。” 颜师古 注:“紲與跇同。紲,度也……紲音弋制反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