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紳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7D33
【GBK编码】BC9D
【笔画数】11
【笔顺】55444425112
【汉语拼音】shēn
【拼音编码】 shen1
【五笔编码】 xjhh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ZKIC
【注音符号】ㄕㄣˉ
【广东话】san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紳 shēn
<释义1>见“绅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紳1 [shēn ㄕㄣ]
[《廣韻》失人切,平真,書。]
“ 绅1 ”的繁体字。
1.古代士大夫束于腰间,一头下垂的大带。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 子張 書諸紳。” 邢昺 疏:“此帶束腰,垂其餘以爲飾,謂之紳。”《礼记·玉藻》:“紳長,制:士三尺,有司二尺有五寸。” 郑玄 注:“紳,帶之垂者也。” 宋 司马光 《交趾献奇兽赋》:“於是羣公卿士,百僚庶尹,儼然垂紳薦笏。” 清 阮元 《小沧浪笔谈》卷二:“何當看秋瀑,濩落山三層。大者懸如紳,細者垂如繩。”2.约束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書曰:‘紳之束之。’ 宋 人有治者,因重帶自紳束也。”3.指束绅的人士,绅士。 宋 岳珂 《桯史·紫宸廊食》:“在 汴京 時,天造草昧,一日長春節,欲盡宴廷紳。” 清 无名氏 《王氏复仇记》:“邑有公事,當集諸紳會議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