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聱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071
【GBK编码】F1FA
【笔画数】16
【笔顺】1121533134122111
【汉语拼音】áo
【拼音编码】 ao2
【五笔编码】 gqtb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CIMC
【注音符号】ㄠˊ
【广东话】ngou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聱 áo
<释义1>话不顺耳:~牙(语句念着不顺口)。
<释义2>不听取他人的意见:“彼诮以为~者,为其不相从听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聱1 [áo ㄠˊ]
[《廣韻》五勞切,平豪,疑。]
[《廣韻》五交切,平肴,疑。]
1.不听取别人意见。《说文·耳部》:“聱,不聽也。” 唐 元结 《自释书》:“ 樊 左右皆漁者,少長相戲,更曰 聱叟 。彼誚以聱者,爲其不相從聽,不相鉤加。”2.凹凸不平;参差不齐。 唐 刘禹锡 《犹子蔚適越戒》:“若知彜器乎?始乎斲輪,因入規矩,刳中廉外,枵然而有容者,理膩質堅,然後如密石焉。風戾日晞,不副不聱,然後青黄之,鳥獸之,飾乎瑶金,貴在清廟。” 宋 欧阳修 《盘车图》诗:“淺山嶙嶙,亂石矗矗,山石磽聱車碌碌。”
聱2 [yóu ㄧㄡˊ]
[《廣韻》語虯切,平幽,疑。]
众声杂作貌。参见“ 聱2耴 ”、“ 聱2聱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