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臆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1C6
【GBK编码】D2DC
【笔画数】17
【笔顺】35114143125114544
【汉语拼音】yì
【拼音编码】 yi4
【五笔编码】 euj eujn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QSKW
【注音符号】ㄧˋ
【广东话】jik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臆 yì
<释义1>胸:胸~(心里,多指心里的话或想法,如“直抒~~”)。
<释义2>主观地,缺乏客观依据的:~造。~测。~度(du?)。~断。~见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臆1 [yì ㄧˋ]
[《廣韻》於力切,入職,影。]
亦作“ 肊1 ”。
1.胸骨;胸。《说文·肉部》:“肊,胸骨也。臆,肊或从意。” 汉 焦赣 《易林·咸之比》:“爲矢所射,傷我胸臆。”《文选·王粲〈登楼赋〉》:“氣交憤於胸臆。” 李善 注:“《説文》曰:‘臆,胸也。’” 唐 杜甫 《苦战行》:“别時孤雲今不飛,時獨看雲淚横臆。” 宋 孙光宪 《浣溪沙》词之六:“翠袂半將遮粉臆,寳釵長欲墜香肩。”2.心间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神思》:“神居胸臆,而志氣統其關鍵。” 宋 叶適 《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》:“余客 錢塘 ,不擇晨暮過,疑難填臆,至其舍,論辨從横。” 清 冒襄 《影梅庵忆语》:“君堂上膝下,有百倍重於我者,乃以我牽君之臆,非徒無益而又害之。”3.意料;推测。 汉 贾谊 《鵩鸟赋》:“鵩迺歎息,舉首奮翼,口不能言,請對以臆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论仙》:“乃知天下之事,不可盡知,而以臆斷之,不可任也。” 宋 范仲淹 《四民诗·士》:“禍福有倚伏,循環亦無極。前聖不敢言,小人爾能臆?” 鲁迅 《坟·人之历史》:“其説逞肊,無實可徵。”4.愤懑;抑郁。《方言》第十三:“臆,滿也。” 郭璞 注:“愊臆,氣滿之也。”《释名·释形体》:“臆,猶抑也;抑,氣所塞也。”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﹝ 虢君 ﹞言未卒,因嘘唏服臆。” 三国 魏 曹丕 《武帝哀策文》:“舒皇德而詠思,遂腷臆以莅事。” 唐 李华 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地闊天長,不知歸路。寄身鋒刃,腷臆誰訴?”
臆2 [yǐ ㄧˇ]
[《集韻》隱已切,上止,影。]
通“ 醷1 ”。
梅浆。《周礼·天官·酒正》“辨四飲之物:一曰清,二曰醫,三曰漿,四曰酏” 汉 郑玄 注:“或以酏爲醴,漿,水,臆。” 唐 陆德明 释文:“臆,本又作醷。”《礼记·内则》“漿水醷濫” 郑玄 注:“醷,梅漿。” 唐 陆德明 释文:“醷,本又作臆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