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芽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2BD
【GBK编码】D1BF
【笔画数】7
【笔顺】1221523
【汉语拼音】yá
【拼音编码】 ya2
【五笔编码】 aah aaht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HI
【注音符号】ㄧㄚˊ
【广东话】ngaa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芽 yá
<释义1>植物的幼体,可以发育成茎、叶或花的那一部分:发~。嫩~。幼~。萌~。豆~。
<释义2>形状像芽的东西:肉~(伤口愈合后多长出的肉)。银~(银矿苗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芽1 [yá ㄧㄚˊ]
[《廣韻》五加切,平麻,疑。]
1.尚未发育成长的枝、叶或花的雏体。 汉 东方朔 《非有先生论》:“甘露既降,朱草萌芽。” 唐 韩愈 《独钓》诗之二:“雨多添柳耳,水長減蒲芽。” 宋 辛弃疾 《鹧鸪天·代人赋》:“陌上柔桑破嫩芽,東鄰蠶種已生些。”2.发芽。 宋 王鼎翁 《沁园春》词:“又是年時,杏紅欲吐,柳緑初芽。” 清 王端履 《重论文斋笔录》卷十一:“薔薇芽了,正驚蟄,第三番報花風信。”3.比喻事物的发生、起始。 晋 江统 《函谷关赋》:“遏姦宄于未芽,殿邪僞于萌漸。” 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助边》:“若要另行搜括呵,只怕青苗未舉禍先芽,朝廷算小憂方大。”4.形状像芽的东西。如:肉芽。5.无脊椎动物(如水螅、吸管虫等)进行无性生殖体旁或体后端长出的小突起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