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芾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2BE
【GBK编码】DCC0
【笔画数】7
【笔顺】1221252
【汉语拼音】fèi,fú
【拼音编码】 fei4 fu2
【五笔编码】 agm agmh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ALI
【注音符号】ㄈㄟˋ,ㄈㄨˊ
【广东话】fai3 fat1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芾 fèi
<释义1>小树干及小树叶:蔽~(形容树木枝叶小而密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芾 fú
<释义1>草木茂盛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芾1 [fú ㄈㄨˊ]
[《廣韻》分勿切,入物,非。]
1.草木盛貌。《广雅·释训》:“芾芾,茂也。” 明 何景明 《寿田赋》:“中有萱兮芾芾,言樹之兮堂背。”2.通“ 韍 ”。古诸侯官服上的蔽膝。《诗·曹风·候人》:“彼其之子,三百赤芾。” 朱熹 集传:“芾,冕服之韠也。” 高亨 注:“芾通韍,古代官服上的蔽膝。”《诗·小雅·采菽》:“赤芾在股,邪幅在下。”
芾2 [fèi ㄈㄟˋ]
[《廣韻》方味切,去未,非。]
[《廣韻》博蓋切,去泰,幫。]
微小貌。参见“ 蔽芾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