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苕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2D5
【GBK编码】DCE6
【笔画数】8
【笔顺】12253251
【汉语拼音】tiáo,sháo
【拼音编码】 tiao2 shao2
【五笔编码】 avk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YJ
【注音符号】ㄊㄧㄠˊ,ㄕㄠˊ
【广东话】tiu4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苕 tiáo
<释义1>古书上指凌霄花。
<释义2>〔~子〕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茎细长,羽状复叶,花紫色,可作绿肥。亦称“野豌豆”。
<释义3>指苇子的花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苕 sháo
<释义1>〔红~〕甘薯的别称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苕1 [tiáo ㄊㄧㄠˊ]
[《廣韻》徒聊切,平蕭,定。]
亦作“ 芀1 ”。亦作“ 萔1 ”。
1.陵苕。亦名凌霄、紫葳。蔓生草。《尔雅·释草》:“苕,陵苕。黄華蔈,白華茇。”《诗·小雅·苕之华》:“苕之華,芸其黄矣。” 毛 传:“苕,陵苕也,將落則黄。” 郑玄 笺:“陵苕之華紫赤而繁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如《釋草》之文,則苕華本自有黄有白。將落則黄,是初不黄矣。箋云‘陵苕之華紫赤而繁’, 陸璣 疏亦言其華紫色,蓋就紫色之中有黄紫白紫耳,及其將落,則全變爲黄。”2.苕饶。豆类植物。《诗·陈风·防有鹊巢》:“防有鵲巢,邛有旨苕。” 孔颖达 疏引 陆玑 曰:“苕,苕饒也, 幽州 人謂之翹饒,蔓生,莖如勞豆而細,葉似蒺蔾而青,其莖葉緑色,可生食,如小豆藿也。”3.字本作“芀”。芦苇的花。苕秆可为帚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蒙鳩以羽爲巢,而編之以髮,繫之葦苕。” 王先谦 集解:“苕,葦之秀也。”《晋书·孝友传·庾衮》:“ 衮 乃刈荆苕爲箕箒。” 清 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尔雅下》“葦醜芀”:“《豳風·鴟鴞》傳曰:‘荼,萑苕也。’則萑葦之秀,皆謂之苕。”4.水名。 清 郭麐 《书问》诗:“ 苕 上人家懸釜急, 蘇堤 楊柳隔湖看。”参见“ 苕溪 ”。5.见“ 苕苕 ”。
苕2 [sháo ㄕㄠˊ]
亦作“ 萔2 ”。
方言。红苕。即红薯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