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葸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478
【GBK编码】DDDF
【笔画数】12
【笔顺】122251214544
【汉语拼音】xǐ
【拼音编码】 xi3
【五笔编码】 alnu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KWZ
【注音符号】ㄒㄧˇ
【广东话】saai2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葸 xǐ
<释义1>害怕,畏惧:畏~不前。
<释义2>不高兴:“人言善而色~焉”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葸1 [xǐ ㄒㄧˇ]
[《廣韻》胥里切,上止,心。]
亦作“ 鰓2 ”。
1.畏惧;胆怯。《论语·泰伯》:“恭而無禮則勞,慎而無禮則葸。” 何晏 集解:“葸,畏懼之貌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洪範传》:“今或以爲天有是變,必由我有是罪以致之;或以爲災異自天事耳,何豫于我?我知修人事而已。蓋由前之説,則蔽而葸,由後之説,則固而怠。”《清史稿·太祖纪》:“爾平日雄族黨間,今乃畏葸如是耶?”2.草名。 宋 沈括 《梦溪补笔谈·药议》:“蘆、葦之類,凡有十數種多,蘆、葦、葭、菼、薍、萑、葸、華之類,皆是也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