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薄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Unicode编码】08584
【GBK编码】B1A1
【笔画数】16
【笔顺】1224411251124124
【汉语拼音】báo,bó
【拼音编码】 bao2 bo2
【五笔编码】 aig aigf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EVFD
【注音符号】ㄅㄠˊ,ㄅㄛˊ
【广东话】bok6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薄 báo
<释义1>厚度小的:~片。~饼。
<释义2>冷淡,不热情:~待。
<释义3>味道淡:~酒。
<释义4>土地不肥沃:~田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薄 bó
<释义1>义同(一),用于合成词或成语,如“厚薄”,“浅薄”,“尖嘴薄舌”等。
<释义2>轻微,少:~礼。~产。~命。~寒。~酬。菲~。
<释义3>不庄重,不厚道:~夫。~幸(负心)。~情。轻~。刻~。
<释义4>轻视:鄙~。厚今~古。
<释义5>不充实,不坚强:~弱。
<释义6>迫近:~近。~暮(傍晚)。日~西山。
<释义7>古同“箔”,帘子。
<释义8>姓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薄1 [bó ㄅㄛˊ]
[《廣韻》傍各切,入鐸,並。]
1.厚度小。《诗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” 汉 蔡邕 《女诫》:“而今之務在奢麗,志好美飾。帛必薄細,采必輕淺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蝶》诗:“翅輕於粉薄於繒,長被花牽不自勝。” 鲁迅 《呐喊·故乡》:“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,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,浑身瑟索着。”2.少;薄弱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年》:“越國以鄙遠,君知其難也,焉用亡 鄭 以陪鄰?鄰之厚,君之薄也。”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吾非敢自愛,恐能薄,不能完父兄子弟。” 晋 袁宏 《後汉纪·灵帝纪下》:“今 涼州 天下之衝要,國家之蕃衛也……且無 涼州 則三輔危,三輔危則京都薄矣。”《醒世恒言·乔太守乱点鸳鸯谱》:“就是粧奩厚薄,但憑親家,並不計論。”3.略微。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躬自厚而薄責於人,則遠怨矣。’” 唐 郑蕡 《才鬼记·孟氏》:“美容質,能歌舞,薄知書,稍有詞藻。” 郭沫若 《残春及其他·牧羊哀话》:“小小一个中庭,薄有一些花木。”4.微薄;简陋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夫茅之爲物薄,而用可重也。”《文选·谢灵运〈拟魏太子“邺中集”诗·徐幹〉》:“末塗幸休明,棲集建薄質。” 李周翰 注:“言臨幸太子休明,延及我薄陋之質,以同棲集。”《新唐书·韩滉传》:“ 滉 雖宰相子,性節儉,衣裘茵衽,十年一易。甚暑不執扇,居處陋薄,取庇風雨。”5.味淡。《庄子·胠箧》:“ 魯 酒薄而 邯鄲 圍。”《楚辞·大招》:“ 吴 酸蒿蔞,不沾薄只。” 王逸 注:“沾,多汁也。薄,無味也。” 唐 杜甫 《羌村》诗之三:“莫辭酒味薄,黍地無人耕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赚将》:“這樣薄酒,拿來灌俺。”6.土质贫瘠,不肥沃。《左传·成公六年》:“ 郇 瑕氏 土薄水淺,其惡易覯。”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 越 楚 則有三俗……其俗剽輕,易發怒,地薄,寡於積聚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茅城驿》诗:“地薄桑麻瘦,村貧屋舍低。” 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二:“咱这地薄,不打粮,你租别人好地,到秋后也能多落几颗。”7.指人心、世道、纲纪等衰微。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 禹 承 堯 舜 之後,自以德衰而制肉刑, 湯 武 順而行之者,以俗薄於 唐 虞 故也。”《後汉书·皇后纪论》:“爰逮 戰國 ,風憲愈薄,適情任欲,顛倒衣裳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上时政书》:“官亂於上,民貧於下,風俗日以薄。” 金 王若虚 《送彭子升之任冀州序》:“予嘗悲夫昔人之難見,而病後世士風之薄也。”8.指人命运不幸。《列子·力命》:“夫 北宫子 厚於德,薄於命。” 宋 苏轼 《薄命佳人》诗:“自古佳人多命薄,閉門春盡楊花落。”9.虚假刻薄,不诚朴宽厚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所謂大丈夫者,謂其智之大也。所謂處其厚不處其薄者,行情實而去禮貌也。”《史记·商君列传论》:“ 商君 ,其天資刻薄人也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刻謂用刑深刻;薄謂棄仁義,不悃誠也。” 晋 桓温 《荐谯元彦表》:“方今六合未康,豺豕當路,遺黎偷薄,義聲不聞。” 宋 叶適 《周镇伯墓志铭》:“山之先儒故老,莫如君者。其學也,惰者可殖;其行也,薄者可化也。”10.减轻,减损。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:一曰散利,二曰薄征……十有二曰除盜賊。” 郑玄 注:“薄征,輕租税也。”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易其田疇,薄其税歛,民可使富也。” 宋 曾敏行 《独醒杂志》卷四:“ 東坡 坐詔獄,御史上其寄黄門之詩, 神宗 見之即薄其罪,謫居 黄州 。”11.轻视;鄙薄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 孟子 曰:‘於不可已而已者,無所不已。於所厚者薄,無所不薄也。’”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居頃之,其母死, 起 終不歸。 曾子 薄之,而與 起 絶。”《资治通鉴·後晋高祖天福三年》:“ 鳳翔 節度使 李從曮 ,厚文士而薄武人,愛農民而嚴士卒,由是將士怨之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十六回:“可恨我小幾歲年紀,若早生二三十年,如今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見世面了。”12.逼近,靠近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 曹共公 聞其駢脅,欲觀其裸。浴,薄而觀之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薄者,逼近之意。” 晋 李密 《陈情事表》:“但以 劉 日薄西山,氣息奄奄,人命危淺,朝不慮夕。” 清 薛福成 《书科尔沁忠亲王大沽之败》:“洋兵以大小輪船七,暨舢板船,駛入内河,直薄 天津 。” 徐迟 《牡丹》:“ 李印光 挥师南下,直薄 武汉 ,势如破竹。”参见“ 薄海 ”。13.搏击;拍击。《易·说卦》:“天地定位,山澤通氣,雷風相薄,水火不相射。”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物有理,不可以相薄;物有理不可以相薄,故理之爲物之制。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湘水》:“其山有石紺而狀鷰,因以名山。其石或大或小,若母子焉。及其雷風相薄,則石鷰羣飛頡頏,如真鷰矣。” 清 戴名世 《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》:“計此河能行水幾何方,然後受之,其餘皆洩宣之,此出彼入,使游波寬衍,不致薄堤。”14.急迫;迅速。参见“ 薄言 ”、“ 薄遽 ”。15.草木丛生处。《楚辞·九章·思美人》:“擥大薄之芳茝兮,搴長洲之宿莽。” 洪兴祖 补注:“薄,叢薄也。”《淮南子·俶真训》:“鳥飛千仞之上,獸走叢薄之中。” 高诱 注:“聚木曰叢,深草曰薄。” 唐 韩愈 《送区弘南归》诗:“雖有不逮驅騑騑,或採于薄漁于磯。”16.指一种护城用的藩蔽,屏障。《墨子·备蛾傅》:“凡殺蛾傅而攻者之法,置薄城外。” 孙诒让 间诂:“蓋於城外植木爲藩蔽。薄,《備梯》篇作裾,裾當爲椐之誤。 黄紹箕 云:‘……此書所云椐,蓋即編木爲藩杝。椐爲古聲孳生字,薄爲甫聲孳生字,二字同部,聲近義同。’案 黄 説是也。”17.助词。表示语气。《诗·周南·葛覃》:“薄汙我私,薄澣我衣。” 晋 陶潜 《与殷晋安别》诗:“去歲家南里,薄作少時鄰;負杖肆游從,淹留忘宵晨。”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重释何衡阳达性论》:“薄從歲事,躬斂山田。田家節,隙,野老爲儔。”18.通“ 箔 ”。帘子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帷薄之外不趨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帷,幔也。薄,簾也。”《庄子·达生》:“有 張毅 者,高門懸薄無不走也。” 成玄英 疏:“懸薄,垂簾也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张氏妇》:“夜與夫掘坎深數尺,積茅焉;覆以薄,加蓆其上,若可寢處。”19.通“ 箔 ”。蚕薄。《宋书·礼志一》:“蠶桑前一日,蠶宫生蠶著薄上。”20.通“ 箔 ”。亦以为计量词。21.通“ 箔 ”。衣服、器物等上面的薄片状饰物。 唐 张鷟 《游仙窟》:“須臾之間, 五嫂 則至。羅綺繽紛,丹青暐曄。裙前麝散,髻後龍盤。珠繩絡彩衫,金薄塗丹履。”22.通“ 泊 ”。停泊。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刺复》:“方今爲天下腹居,郡、諸侯并臻,中外未安,心憧憧若涉大川,遭風而未薄。” 三国 魏 曹丕 《善哉行》:“今我不樂,歲月如馳。湯湯川流,中有行舟。隨波轉薄,有似客遊。”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》:“日落當棲薄,繫纜臨江樓。”23.通“ 欂 ”。参见“ 薄櫨 ”。24.通“ 暴2 ”。晒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“既壯,爲取暴室嗇夫 許廣漢 女” 唐 颜师古 注:“暴室者……取暴曬爲名耳。或云薄室者,薄亦暴也。今俗語亦云薄曬。”25.通“ 敷 ”。颁布;发布。《管子·幼官》:“十二小卯,薄百爵。” 于省吾 《双剑誃诸子新证·管子一》:“薄應讀爲敷。金文敷作尃,薄从尃聲,故可通借。敷百爵猶言布百爵。”26.通“ 敷 ”。涂敷;涂抹。 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二:“爾時比日行心腹病,無有不死者。 弘 乃教人殺烏雞以薄之,十不失八九。今治中惡,輒用烏雞薄之者, 弘 之由也。” 宋 沈括 《梦溪笔谈·官政一》:“太常博士 李處厚 知 廬州 慎縣 ,嘗有毆人死者, 處厚 往驗傷,以糟胾灰湯之類薄之,都無傷跡。”27.通“ 敷 ”。装饰。《史记·礼书》“寢兕持虎,鮫韅彌龍,所以養威也” 裴駰 集解引 晋 徐广 曰:“乘輿車金薄璆龍爲輿倚較,文虎伏軾,龍首銜軛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彌亦音弭,謂金飾衡栀爲龍…… 劉氏 云:‘薄猶飾也。’”28.通“ 亳 ”。 亳 为 商汤 时都城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一年》:“十有二月癸丑,公會諸侯盟于 薄 。”《荀子·议兵》:“古者 湯 以 薄 , 武王 以 滈 ,皆百里之地也,天下爲一。”29.通“ 簿 ”。参见“ 薄伐 ”。30.姓。 战国 时有 薄疑 。见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。
薄2 [bò ㄅㄛˋ]
见“ 薄2荷 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