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
 加入收藏
 关于我们
当前位置: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_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>> 汉字释义 >> 浏览文章
丁 汉语拼音dīng,zhēng 五笔编码 sgh !
时间: 2013年05月22日 来源:疑难字查询网 作者: 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浏览次数:
“丁”字的详细释义如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Unicode编码】04E01
【GBK编码】B6A1
【笔画数】2
【笔顺】12
【汉语拼音】dīng,zhēng
【拼音编码】 ding1 zheng1
【五笔编码】 sgh
【繁体字】
【郑码】AI
【注音符号】ㄉㄧㄥˉ,ㄓㄥˉ
【广东话】ding1 zaang1 zang1

【简单释义--来源于金山词霸】

丁 dīng <释义1>天干的第四位,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:~是~,卯是卯。 <释义2>成年男子。 <释义3>人口。 <释义4>从事某种劳动的人:园~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 丁 zhēng <释义1>〔~~〕象声词,形容伐木、下棋、弹琴的声音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


【详细释义--来源于汉语大词典】

丁1 [dīnɡ ㄉㄧㄥ] [《廣韻》當經切,平青,端。] 1.天干的第四位。古代用以纪日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仲春之月﹞上丁,命樂正習舞,釋菜。” 宋 周密 《癸辛杂识续集·喜行古礼》:“凡朔望二丁,必大集里中人士以行禮。”2.与地支相配用于纪年、月、日。 清 钱大昕 《十驾斋养新录·六壬》:“十月丁亥夜半得賊問。”3.指第四;四。参见“ 丁夜 ”、“ 丁方 ”。4.五行中丙丁均属火,因以为火的代称。参见“ 丙丁 ”。5.壮盛;强壮。《史记·律书》:“丁者,言萬物之丁壯也。”《急就篇》卷四:“長樂無極老復丁。” 王应麟 补注引《参同契》:“老年復丁壯。” 汉 班固 《白虎通·五行》:“丁者,强也。”6.旧时指到了服劳役年龄的人。《隋书·食货志》:“男女三歲已下爲黄,十歲已下爲小,十七已下爲中,十八已上爲丁。” 宋 刘克庄 《寄何立可提刑》诗:“赤手募丁修險隘,白頭擐甲禦風寒。”《文献通考·户口一》:“家有十丁以上,放兩丁徵行賦役。”7.泛指人口,家口。《醒世恒言·李道人独步雲门》:“雖則經紀人家,宗族到也蕃盛,合來共有五六千丁。”8.指从事某种专门性劳动的人。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庖丁爲 文惠君 解牛。” 成玄英 疏:“庖丁,謂掌厨丁役之人,今之供膳是也。” 宋 楼钥 《王成之给事囿山堂》诗:“吾將飭園丁,隨處添翳薈。” 太平天囯 耕石老农 《皖碧吟》之十四:“短褐厨丁常觳觫,窮經才子尚牢騷。”9.指男孩。 宋 杨万里 《张功父请祠甚力简以长句》诗:“添丁德曜喜欲顛,孤竹一簟真箇錯。” 宋 刘克庄 《岁晚书事》诗之十:“染人酒媪逋猶緩,且送添丁上學錢。” 李劼人 《死水微澜》第三部分十一:“三房虽还好,但四十几年没有添过丁,如今只剩 招弟 一个女花。”10.指鱼枕骨。《尔雅·释鱼》:“魚枕謂之丁。” 郭璞 注:“枕在魚頭骨中,形似篆書丁字,可作印。”11.指蚌、蛤壳内侧坚韧的小肉柱。 清 周亮工 《闽小记·江瑶柱》:“﹝江瑶柱﹞肉不堪食,美只雙柱。所謂柱亦如蛤中之有丁。蛤小則字以丁。此巨因美以柱也,味亦與蛤中丁不小異。蛤之美實亦在丁。”12.指蔬菜、肉类等切成的小块。 茅盾 《微波》:“烧饭娘姨又送上满满的一盘炒鸡丁和一大碗的火腿白菜汤。”13.指丁祭。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丁祭》:“﹝ 王文康 ﹞既達北庭,值秋丁,公奏行釋奠禮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鬨丁》:“北面并臣肩,共事春丁榮典。” 王季思 等注:“春丁榮典,即仲春丁祭。”参见“ 丁祭 ”。14.指笔划简单的汉字。《旧唐书·张弘靖传》:“又 雍 等詬責吏卒,多以反虜名之,謂軍士曰:‘今天下無事,汝輩挽得兩石力弓,不如識一丁字。’軍中以意氣自負,深恨之。” 清 王应奎 《柳南随笔》卷四:“﹝ 徐五 ﹞日爲人擔粟輸倉,得其直,度供一日之用,即止,閉户讀書,好爲詩,不求知於人,自署其門曰:目慚不識丁,門愧無題午。” 巴金 《家》二五:“我试问如果你母亲要把你嫁给一个目不识丁的俗商,或者一个中年官僚,或者一个纨袴子弟,你难道也不反抗?”15.当;遭逢。《诗·大雅·云汉》:“耗斁下土,寧丁我躬。” 高亨 注:“丁,當,遭逢。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序致》:“﹝吾﹞年始九歲,便丁荼蓼,家塗離散,百口索然。”《新唐书·哀帝纪赞》:“及其大勢已去;適丁斯時,故雖有智勇,有不能爲者矣。” 清 章炳麟 《杂感》诗:“丁此滄海决,危苦欲陳言。”16.钉子。“ 釘 ”的古字。《晋书·陶侃传》:“及 桓温 伐 蜀 ,又以 侃 所貯竹頭作丁裝船。”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政事》作“釘”。 宋 沈括 《梦溪笔谈·辩论二》:“以桂爲丁,以釘木中,其木即死。”17.通“ 疔 ”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高梁之變,足生大丁,受如持虚。”18.通“ 叮 ”。《西游记》第八二回:“ 行者 一頭撞破格子眼,飛在 唐僧 光頭上丁着。”《警世通言·旌阳宫铁树镇妖》:“孽龍招取黨類,一湧而至,在上的變成無數的黄蜂,撲頭撲腦亂丁。”19.通“ 盯 ”。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四八回:“媳婦子又没丁着丫頭喫了雞。” 沙汀 《凶手》:“断腿天兵忽而丁着自己的草鞋鼻子,胆怯地假咳了一声。”20.姓。 丁2 [dìnɡ ㄉㄧㄥˋ] 1.把钉子捶打进别物之中。 清 朱骏声 《说文通训定声·鼎部》:“以丁入物亦曰丁。”2.缝缀。 沙汀 《丁跛公》:“只要他们一瞟见他那用白线密丁过的蓝布褡裢,就会提起这事来谈。” 丁3 [zhēnɡ ㄓㄥ] [《廣韻》中莖切,平耕,知。] 见“ 丁3丁 ”。

发表评论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收藏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上一篇:一 汉语拼音yī 五笔编码 g ggll 下一篇文章:亁 汉语拼音qián 五笔编码 fjfn
我也说两句

热门信息
最新更新
关于疑难字查询网 | 站长信箱
Copyright 2008-2012 Powered by HaoSystem.COM,疑难字查询网(疑难汉字速查手册) All Rights Reserved.
E-Mail:hljbg@163.com
黑ICP备09000247号